「555 Project」 是由三明治发起的在地观察计划,取上海三条小马路「乌鲁木齐中路-五原路-武康路」的名称首字谐音。通过历史研究、采访写作、声音采集等方法去呈现这个街区里生动的故事,探索和发现一套全新的方法论去呈现和思考街区和人们之间的关系,启发更多人重拾自己对周边生活的感受力。
本集节目参与三明治「555 Project 在地创作」支持计划。以声音纪录片的形式,试图追溯家族史,探寻并记录下现居地魏公村一带的历史记忆。
2006年前后,为腾出家中房子出租,上初中的我随父母搬离魏公村。2020年底,我已经硕士毕业、回到北京工作了几年,把魏公村的老房子重新装修,住回了魏公村。曾为了上学、工作,住在香港红磡、台北水源、北京双井和潘家园。唯独魏公村,是一个被动选择的结果。我想知道自己为什么出现、定居在这里。一些抓不住的变化让我感到记录的迫切。比如,疫情扫荡了魏公村,但瞬间又毫无踪迹;走在小学时的上下学路上,建筑、植被、光影已经和记忆中完全不同;邮局和书店混乱的那一带是何时起已经没有小偷了;再如声音纪录片开头,菜店老板吆喝变成了直播带货的方式。
曾看到精神分析研究者三童的说法——「我们的家族谱系意味着个体无意识」。除了这层对我个人的意义以外,我也想借助其他魏公村的曾居者和现居者的力量,进行历史和记忆的唤回。项目从2022年底开始,经历了起初的毫无头绪,到后来逐步摸索到了收集口述史的路径;也经历了从声音素材多而分散不知如何处理,再到理成时间顺序,然后再次打乱重做;也经历了漫长的心理上的逃避和懦弱,不敢向家人、亲属、朋友解释自己对纪录成品的预期、确认口述内容是否可以公开,也害怕给他们带去任何不好的影响。在这些迷茫和曲折中,不知不觉过去了整整一年。
用节目中一句旁白来说:「在地」的意义,就是把对好生活、对明天的期冀变成具体的样子。藉由「在地」,我身上的另一个变化,就是对时间的流逝和变化的发生更加敏感。以后也会更努力地去记录。
最后向所有声音素材的贡献者、三明治的工作人员、这片土地,致以感谢和敬意。
采访、制作、旁白、音乐、插画、照片提供:宝婷
在爱发电、支付宝或同名公众号打赏,将支持本节目继续走下去,在此感谢所有赞助者。
00:00 序幕
04:15 第一幕 过去
25:48 第二幕 过去的过去
69:43 第三幕 现在
出场人物(按出场序):
果然·美生鲜超市老板、张青、张卓、郑悦、唐林茂、林思芬、盛志涛、唐秀琴、唐秀珍、李秀敏、小林、中央民族大学西门便民超市老板、群鸟
内容主体中提及的参考资料:
- 周泓专著《魏公村研究》
- 新京报书评周刊对黄盈盈的专访《黄盈盈:一位研究“性”的社会学家》
- 北庭小白杨的文章《魏公村周边的一些古墓》
- 杨圣敏、王汉生的论文《北京“新疆村”的变迁》
- 应星专著《农户、集体与国家:国家与农民关系的六十年变迁》
- 张汝立专著《农转工:失地农民的劳动与生活》
- 张汝立、徐海燕的论文《“农转居”安置政策的问题与成因》
- 张汝立的论文《农转工人员的再边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》
- 方慧容的论文《“无事件境”与生活世界中的“真实”》,收录于杨念群编论文集《空间·记忆·社会转型》
未直接引用,但亦对本项目有助益的参考资料:
- 簡錦松专著《山川為證:東亞古典文學現地研究舉隅》
- 哈拉尔德·韦尔策编《社会记忆:历史、回忆、传承》
- 阿斯特莉特·埃尔、安斯加尔·纽宁编《文化记忆研究指南》
- Janet Carsten 专著《After Kinship》
- 黄盈盈的论文《作为方法的故事社会学——从性故事的讲述看“叙述”的陷阱与可能》
- 郭于华、孙立平的论文《诉苦:一种农民国家观念形成的中介机制》
- 同春芬专著《转型时期中国农民的不平等待遇透析》
- 刘亚秋的论文《从集体记忆到个体记忆——对社会记忆研究的一个反思》、《记忆的微光的社会学分析——兼评阿莱达·阿斯曼的文化记忆理论》
- 1992年版《北京市海淀区地名志》
- 三童的文章《重建与无意识的关系:激活创造力的路径》
三明治「555 Project 在地创作」支持计划相关链接: